质量管理的演进

zmay15年前 (2009-06-14)品质管理160

随技术与管理之不断进步,质量管理本身也由简单的检查,演变为全面质量管理。其进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每一阶段从开始到实现的期间大约为20年。

第一阶段:操作工的质量
1、自有制造工作开始,一直延伸至十九世纪末。
2、由一个或少数工人对整个产品制造负责。
3、全部由操作工管制自己工作的质量。

第二阶段:领班的品质
1、1900年以后不久,近代工厂的分工观念逐渐产生。完成相同工作的许多人被集合在一起,置于一个领班的管理之下。
2、时间与动作研究及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之3S运动等近代管理方法逐受重视。
3、由领班负责班内操作人员工作与产品的质量。

第三阶段:检验员的质量(1918~1937年)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品质量与制造程序变得更为复杂,每一位生产领班要管理许多人工,无暇负起管制产品质量的责任。
2、工业产品愈来愈精密,检验工作愈来愈复杂,需要特别训练的专业检验人员,因之生产工作与检验工作分开办理。
#p#副标题#e#
第四阶段:统计的质量(1937~1956年)
1、192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青年物理学家Dr. Walter A. Shewhart首创管制图,1931年发表「工业产品之经济管制」一书,为统计品管的开端,但未受企业界的重视。
2、1923年美国Dodge与Romig两氏根据或然率理论制定抽样表,奠订抽样检验之基础。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巨大军需生产之需要,美国国防部规定使用统计的质量方法,各工厂争相采用。
4、大战后各企业也鉴于统计的质量在战时所发挥的效果,继续推广使用,其它国家也开始仿效。

第五阶段:全面质量(1956年后)
1、近代工业之技术与管理的迅速发展,产生下列三种压力;
  ○1 顾客---工业的、消费者的---对质量的要求急遽增加。
  ○2 新产品制造技术的急速发展以及日渐严格的产品性能要求,使公差更趋严格。
  ○3 质量成本的增高。
2、在这种压力下,工业管理方面面临质量问题的挑战,原来统计的质量(S.Q.C)以不能应付,必须将全公司各部门的质量机能加以发挥,集成全面质量(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3、无缺点运动与质量小组活动在1962年分别由美、日等国展开活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