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物流的类型

zmay15年前 (2009-08-21)生产管理305

通常情况下,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越大,产品的品种数则越少,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越高,而物流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也就越大。所以生产物流类型与决定生产类型的产品产量、品种和专业化程度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因为此,把划分生产物流的类型与划分生产类型看成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

一、从物料流向的角度分类
根据物料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特点,可以把生产物流划分为:项目、连续和离散三种类型。

1、项目型生产物流(固定式生产)——物流凝固。即当生产系统需要的物料进入生产场地后,几乎处于停止的“凝固”状态,或者说在生产过程中物料流动性不强。分两种状态:一种是物料进入生产场地后就被凝固在场地中和生产场地一起形成最终产品,如住宅、厂房、公路、铁路、机场和大坝等;另一种是在物料流入生产场地后,“滞留”时间很长,形成最终产品后再流出,如大型的水电设备、冶金设备、轮船和飞机等。管理的重点是按照项目的生命周期对每阶段所需的物料在质量、费用以及时间进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计划和控制。

2、连续型生产物流(流程式生产)——物料均匀、连续地进行,不能中断;生产出的产品和使用的设备、工艺流程都是固定且标准化的;工序之间几乎没有在制品储存。管理的重点是保证连续供应物料和确保每一生产环节的正常运行。由于工艺相对稳定,有条件采用自动化装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

3、离散型生产物流(加工装配式生产)——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各个零部件的加工过程彼此独立;制成的零件通过部件装配和总装配最后成为产品,整个产品的生产工艺是离散的,各个生产环节之间要求有一定的在制品储备。管理的重点是在保证及时供料和零件、部件的加工质量基础上,准确控制零部件的生产进度,既要减少在制品积压,又要保证生产的成套性。
#p#副标题#e#
二、从物料流经的区域和功能角度分类
可以把生产过程中的物流细分为两部分:工厂间物流、工序间物流(车间物流)。

1、工厂间物流
大型企业各专业厂间运输物流或独立工厂与材料、配件供应厂之间的物流。

2、工序间物流
也称工位间物流、车间物流,指生产过程中车间内部和车间、仓库之间各工序、工位上的物流。其内容包括:接受原材料、零部件后的储存活动;加工过程中间的在制品储存活动;成品出厂前的储存活动;仓库向生产车间运送原材料、零部件的搬运活动;各种物料在车间、工序之间的搬运活动。

据一些机械制造业的典型调查资料,按其工艺过程,零件在机床上全部切削时间只占生产过程全部时间的10%左右,在其余90%左右的时间内,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或制成品处于等待、装卸、搬运和包装等物流过程,即工序间物流活动时间占去了产品生产过程总时间的约90%。可见,如果从时间上考虑,工序间物流已成为生产物流的代名词。为了尽量压缩工序间物流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从管理的角度考虑,重点是进行合理仓库布局,确定合理的库存量,配置设备与人员,建立搬运作业流程、储存制度和确定适当的搬运路线,正确选定储存、搬运项目的信息收集、汇总、统计和使用方法,以实现“适时、适量、高效、低耗”的生产目标。

由于工序间物流实际上主要与两种物流状态——储存和移动有关,所以对于仓储与搬运这两个物流环节而言,首先要讲究合理性原则,然后才是具体形式的选择问题。

合理性原则体现在仓储环节时要求:首先,要以工艺流程和生产作业排序的要求确定仓库的形式、规模和位置,位置布置的目标是要适应物料移动中道路通畅、安全的要求以及有利于厂内外物流作业;尽可能在方便作业的前提下缩短作业距离。其次,要有利于作业时间的有效利用,避免重复作业,减少窝工、防止物流阻塞。第三,在符合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生产面积和空间。

合理性原则体现在车间物料的搬运环节时要求:首先,搬运路线要按直线设置,避免交叉、往复、混杂和多余路线。其次,搬运设备机械化、省力化和标准化。第三,物料集中堆放,便于减少搬运次数,搬运采用集装、托盘和拖运方式,以提高作业效率。第四,减少等待和空载,提高作业者和搬运设备利用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