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的起源及进一步升华

zmay15年前 (2009-05-30)生产管理222

一、从手工生产到大量生产

1、手工生产方式
19世纪末,法国巴黎Panhard-Levassor (P&L)机床公司开始制造汽车。
特点:几乎没有两辆汽车是相同的;制作成本高,且易出故障;要求工人具有高超技术。

2、大量生产方式
1908年,亨利·福特推出了他的T型车。
①大量生产的技术关键
零件的互换性和装配的简单化。由于分工精细、操作简单,工人只需几分钟训练就能上装配线干活。
②实行大量生产的结果
生产率大幅度提高。1908年514分钟生产一辆车,到1914年实行流水生产后,只要1.19分钟生产一辆车。随着产量的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1908年每辆车售价$850,到1926年每辆车售价$290。
③大量生产方式的基本发展模式
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刺激需求→批量的扩大

二、从大量生产到精细生产

1、大量生产方式的衰落
福特的大量生产有一个根本缺陷,就是缺乏适应品种变化的能力,即缺乏柔性。
为了使专用、高效、昂贵的机器的高固定成本分摊到尽可能多的产品上,生产线不能停工,这就需要各种缓冲:过量的库存,过多的供应厂家,过多的工人、过大的场地。

2、精细生产方式的出现
1950年,丰田汽车公司丰田喜一郎到美国参观了福特汽车公司位于底特律的Rouge工厂,回日本后与生产管理专家大野耐一研究得出结论:大量生产方式不适合日本。
原因是:
①当时日本经济十分困难,不可能化大量外汇去购买美国的技术和设备,也不可能花巨资去建Rouge那样的工厂。
②当时日本国内对汽车的需要量小,需要的品种却相当多,不能实行大量生产。
③受新劳工法保护,日本不能象美国随时解雇工人。

精益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是美国在全面研究以JIT生产方式为代表的日本式生产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应用情况的基础上,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较完整的经营管理理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