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一、人与物的三种结合状态
在工厂生产活动中,构成生产工序的要素有材料、半成品、机械设备、工夹模具、操作人员、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归纳起来就是人、物、场所和信息等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是人与物的因素,只有人与物的合理结合,才能使生产有效地进行。
人与物的结合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状态:
1、A状态
即人与物处于能够立即结合并发挥效能的状态。例如,操作工作使用的各种工具,由于摆放地点合理而且固定,当操作者需要时能立即拿到或者做到得心应手。
2、B状态
即人与物处于寻找状态或尚不能很好发挥效能的状态。例如,一个操作者加工一个零件,需使用某种工具,但由于现场杂乱而忘记了这种工具放在何处,结果因寻找工具而浪费了时间;或者由于半成品堆放不合理,散放在地上。当加工时每次都需弯腰,一个个地拣起来,即影响了工时,又提高了劳动强度。
3、C状态
人与物失去联系的状态。这种物品与生产已无关系,不需要人去同该物结合。例如,生产现场中存在的已经报废的设备、工具、模具,生产中产生的垃圾、废品、切屑,以及同生产现场无关的人员生活用品等。这些物品放在生产现场,必将占用作业面积,而且影响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及安全。
因此,定置管理就是要通过相应的设计、改进和控制,消除C状态,对B状态进行分析和改进,使之都成为A状态并长期保持下去。
#p#副标题#e#
二、人与物的结合成本
在生产活动中,为实现人与物的结合,需要消耗劳动时间,支付劳动时间的工时费用,这种工时费用称之为人与物的结合成本。结合成本,亦即物的使用费用。
人与物的结合成本,和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有直接关系。当人与物的结合处于A状态时,结合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当人与物的结合处于 B状态时,比如作业者因使用的工具未实现定置管理,工作时花费很多时间去寻找需要的工具,用于找工具的工时费用越多,结合成本就越高。结合成本高,也就是增加了物的使用费用。
人与物的结合成本,同物的原成本和物的现成本的关系如下:
物的现成本=物的原成本+结合成本
例15.1:某作业者操作时需使用一套模具,模具的原成本为500元,当模具处于A状态时,结合成本很少,可以不考虑。这时,模具的现成本为它的原成本,即500元。如果模具处于B状态,假定寻找该模具费了5个小时,单位工时费用为10元,试确定模具的现成本。
解:模具的现成本=模具的原成本+结合成本 =500十5×10=550(元)
如果模具处于c状态,即模具已与生产活动无关,这时,模具就可作入库或报废处理了。
从上面分析可知,力求使人与物的结合保持A状态,是降低结合成本,使物的现成本不致增加的最佳途径。
#p#副标题#e#
三、物与场所的关系
在生产活动中,人与物的结合状态,是决定生产有效程度的因素。但人与物的结合都是在一定场所进行的。因此,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必须首先处理好物与场所的关系,实现物与场所的合理结合。因为,物与场所的有效结合是实现人与物合理结合的基础。研究物与场所的有效结合,就是对生产现场、人、物进行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使对象物品按生产需要、工艺要求科学地固定在某场所的特定位置上,达到物与场所的有效结合,缩短人取物的时间,消除人的重复动作,以促进人与物的最佳结合。
1、实现物与场所的合理结合,首先要使场所本身处于良好的状态
场所本身的布置可以有三种状态:A状态:良好状态。即良好的工作环境,场所中的作业面积、通风设置、恒温设备、光照、噪声和粉尘等状态,必须符合人的生理、工作生产和安全的要求。B状态:需要改善的状态。即需要不断改善的工作环境,这种状态的场所,布局不尽合理,或只满足人的生理要求,或只满足生产要求,或两者都不能满足。C状态:需彻底改造的状态。即需消除或彻底改造的工作环境。这种场所对人的生理要求及工作生产、安全要求都不能满足。
定置管理的任务,就是把物与场所的B、C状态改变为A状态。
2、实现物与场所的结合
要根据物流运动的规律性,科学地确定物品在场所内的位置,即定置。定置方法有两种基本形式。
①固定位置。即场所固定、物品存放位置固定、物品的信息媒介物固定。这种“三固定”的方法,适用于那些在物流系统中周期性地回归原地,在下一生产活动中重复使用的物品。主要是那些用作加工手段的物品,如工、检、量具、工艺装备、工位器具、运输机械和机床附件等物品。这些物品可以多次参加生产过程,周期性地往返运动。对这类物品适用”三固定”的方法,固定存放位置,使用后要回复到原来的固定地点。例如,模具平时存贮在指定的场所和地点,需用时取来安装在机床上,使用完毕后,从机床上拆卸下来,经过检测、验收后,仍搬回到原处存贮,以备下次再使用。
②自由位置。即相对地固定一个存放物品的区域,至于在此区域内的具体放置位置,则根据当时的生产情况及一定的规则来决定。这种方式同上一种相比,在规定区域内有一定的自由,故称自由位置。这种方法适用物流系统中那些不回归、不重复使用的物品。例如,原材料、毛坯、零部件、产成品。这些物品的特点是按照工艺流程不停地从上一工序向下一工序流动,一直到最后出厂。所以,对每一个物品(例如零件)来说,在某一工序加工后,除非回原地返修,一般就不再回归到原来的作业场所,对这类物品应采用规定一个较大范围区域的办法来定置。由于这类物品的种类、规格很多,每种的数量有时多,有时少,很难就每种物品规定具体位置。如在制品停放区、零部件检验区等。在这个区域内存放的各个品种的零部件,则根据充分利用空间、便于收发、便于点数等规则来确定具体的存放地点。
#p#副标题#e#
四、信息媒介同定置的关系
信息媒介就是在人与物、物与场合理结合过程中起着指导、控制、确认等作用的信息载体。由于生产中使用的物品品种多、规格杂,它们不可能都放置在操作者的手边。如何找到,需有一定的信息来指引,许多物品在流动中是不回归的,它们的流向和数量也需有信息来指导和控制;为了便于寻找和避免混放,也需要有信息来确认。因此,在定置管理中,完善而准确的信息媒介是很重要的,它影响到人、物、场所的有效结合程度。
根据信息媒介在定置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信息媒介可分为两类:
1、引导信息
有的引导信息告诉人们“该物在何处”,便于人与物结合。例如,车间里各种物品的台账就是一种引导信息。在台账中,每类物品都有自己的编号,这种编号是按“四号定位”原理来编码的(库、区、架、位),有了台账就可知道某种物品放在何处。又如,定置的平面布置图,也是一种重要的引导信息,它形象地指示存放物的处所或区域的位置,人们凭借平面图中标记的信息,被引导到所需物品的场所去。
2、确认信息
这是为了避免物品混放和场所误置所需的信息。例如,各种区域的标志线、标志牌和彩色标志,它告诉人们“这儿就是该场所”。有了废品存放区和合格品存放区的不同标志,就可避免混放的质量事故。这种指示地点的信息,又称场所标志。又如各种物品的卡牌,也是一种重要确认信息。在卡片上说明这种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和质量等,告诉人们“这就是该物”,是物品的核实信息。
由上可见,在定置管理中各种信息媒介物是很重要的。实行定置管理,必须重视和健全各种信息媒介物,良好的定置管理,要求信息媒介物达到五方面要求(五种理想状态):
①场所标志清楚;
②场所设有定置图;
③位置台账齐全;
④存放物的序号、编号齐备;
⑤信息标准化(物品流动时间标准、数量标准和摆放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