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浪费”的认识

zmay13年前生产管理53

一、什么是浪费
每位管理者都知道“浪费”这个词,因为他们都有“消除浪费”的口头禅。但是,在企业中哪些是真正的浪费、哪些是有附加价值的作业,管理者有时或许区分不清,这往往是因为对“浪费”的认识能力、改善意识不强所导致的。

一提到“浪费”这个词,现场人员或管理人员就会想到不良品、不合格材料、退货品、废弃品等等。但是,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凡是对产品不产生增值的活动都是浪费,比如:工作时间聊天、抽烟、无主题的会议、搬运等。

“浪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句话对任何一个管理者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哪些是浪费?哪些是无用的?这个并不是每位管理者都能够完全认识出来的。

浪费的两层含义:

1、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不产生附加价值的活动,是浪费。
2、尽管增加附加价值,但是所有资源超出了“绝对最小”界限的活动,也是浪费。

二、认识浪费的方法
问100个人:要不要消除浪费,100个人都会回答“要消除浪费,彻底消除各种浪费”。但实际上,杜绝各种浪费是很难的,更不要说彻底消除各种浪费。为什么很难做到杜绝浪费、彻底消除浪费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浪费。
#p#副标题#e#
那么如何去发现现场中的各种浪费呢?

1、从“人”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现场有没有存在浪费
企业生产现场中的“人”大体可以分为如下五类:
第一类:生产作业员工,即直接参与加工、作业的一线员工,他们是为企业直接创造附加价值的人员。有人会问:既然是为企业直接创造附加价值的,那么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其实不然,如果多于生产所需的员工就是浪费。
第二类:搬运人员,即从事搬运工作的人员。搬运是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的作业,因此是一种浪费。
第三类:修理人员,即从事修理工作的人员。合格品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修理出来的,因此修理作业是不直接创造附加价值的,是一种间接浪费。
第四类:检查人员,众所周知:产品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那么企业为什么会有检查人员呢?那是因为企业对制造工艺、产品质量不放心而设立的。因此检查工作本身是不直接创造附加价值的,因此他们也是一种间接浪费。
第五类:现场管理人员,即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直接参与现场一线操作的人员,例如:班组长、科长、经理、仓库管理员等。从精益生产角度来考虑,现场管理人员是不能为企业直接创造附加价值,因此,他们也是一种间接浪费。
如果认为现场管理人员是可以为企业直接创造附加价值,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企业组织越来越臃肿的现象,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相反,如果现场管理人员、生产计划员等都转变为一线员工,而且每位员工都按规定程序完成所有的工作内容,是不是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这种观点说明:我们应不断地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工艺水平,以扩大他们的管理幅度,进而不断地减少现场管理人员,最终达到没有任何管理人员的精益现场。
#p#副标题#e#
2、从“设备”的角度来考虑企业是否存在浪费
制造现场中存在这五类设备:
第一类:正在加工合格品的设备,这些设备是为企业直接创造附加价值的设备,因此,这类设备是必需品。
第二类:正在加工不合格品的设备,这些设备不能为企业直接创造附加价值。
第三类:空转设备。这些设备是不创造任何附加价值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就是浪费。
第四类:闲置设备是指生产订单不足等原因导致没有处于运转状态的设备,它们也是不创造任何附加价值的,因此,它们的存在也是一种浪费。
第五类:已报废的设备是指无法加工的设备,它不但不产生任何附加价值,而且还占用生产面积及给管理带来困扰,因此,它们的存在更是一种浪费。

3、从“物料”的角度来考虑企业是否存在浪费
企业的物料也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生产必需的物料
是指与客户需求量相符合的成品以及为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工装夹具等。例如订单数为100件,良品率为99%,那么101件原材料即为生产必需的材料。由此可见,生产必需材料不是浪费。
第二类:过剩材料或成品
是指超出订单所需的材料或成品,例如订单数为1000件,良品率为99%,现有原材料为1200件,那么超出的部分(1200—1000÷0.99=189件)就是过剩材料,其中过剩的189件原材料就是浪费。#p#副标题#e#
第三类:不良品或废品
是指因作业或设备等生产出不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它是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只会产生其他负面影响和增加企业的成本,因此,不良品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4、从“方法”的角度来考虑企业是否存在浪费
任何“方法”都带有两面性,因此,在实施方法时一定要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为企业创造附加价值,否则,就会增加企业成本成为一种浪费。

在实施方法时,要检查方法是否正确,例如:
检查作业方法、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作业有无标准化
作业动作是否合理、经济、省力、快速?
物料的摆放、存储方法是否合理?
物流流向、传递方法、作业顺序是否合理?
信息的沟通、传递方法是否最佳?
培训教育方法与方式是否最有效?
检查方法、手段、模式是否合理?
设备加工方法是否最佳?如:转速、切削量……
换模方法是否最优?
管理方法是否恰当、合理?

相关文章

某公司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过程中的各工序的控制。 3职责 3.1生产技术负责生产过程控制、编制过程、控制计划、工艺...

分类管理生产问题

分类管理生产问题

将生产问题分类,最常见的两种方法是依掌握问题差距分类法和按问题所在层次分类法。 一、依掌握问题差距分类法 依掌握问题差距分类法,即按照问题发生的轻重缓急程度,将问题分为预测类问题、发现类问题和...

技术引进准备工作流程

技术引进准备工作流程

技术引进准备工作流程...

如何对生产进行有效管理

一、生产异常报告单 1、定义 本标准所指的生产异常。是指造成制造部门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的情形,由此造成的无效工时,亦可称为异常工时。生产异常一般指下列异常: ⑴、计划异常 因生产计划临时变...

日常生产派工的方式

日常生产派工就是用派工指令把每周、每日、每个轮班以至每个小时各个工作岗位的生产任务进行具体安排,并检查各项生产准备工作,保证现场按生产作业计划进行生产。同时,它又是执行生产作业计划、控制生产进度的具体...

生产异常处理表

            &nbs...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