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折算商品储存吨数问题

zmay9年前仓库管理35
仓储管理工作中,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折算商品储存吨数,这是进行仓储管理活动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在折算商品储存吨数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以下介绍合理折算商品储存吨数的具体方法:

提醒您
折吨一般应按商品的实际毛重或体积及实际储存件数计算,即“按实折吨”。

小看板
折算商品储存吨数的过程,叫折吨。商业仓储部门按体积吨折算标准,规定以火车的载货车棚容积和载重相互换算为依据。即一节载重30t的标准棚车容积规定为64m3。以此推算,1t的容积为2.13m3。为便于计算,以2m3折算为1t。

合理选择测量对象
测量工具主要有夹尺、直尺、卷尺。一批商品中,大多数的体积比较均匀,虽有个别的特别大或特别小,所以应选择一般的进行测量;会变形的软性包装商品,应选择包装完整、形态规则及未经重压变形的进行测量。

按规定的部位进行测量
商品包装有凸出的部位应测出,畸形的包装应测量其最大的部位,圆柱体包装测量其直径,并以直径为边长按长方体计算。

按商品实际占用面积折吨
有时由于客观原因,使有些商品不能堆垛。如:有些商品因性能限制,只能平摊不能堆垛;有些商品因养护需要摊晾,或者由于货主单位在库房或货场内对其进行整理,暂时不能堆垛等。这些情况占用仓库面积有时要比正常情况多,为合理收货,在考核仓容利用程度时,应尽量消除由于客观原因影响仓容利用的因素,对这些特殊情况的商品,可不按其体积或毛重折吨,而另行规定每立方米的折吨标准,或按其实际占用面积折算。

零星商品的折吨
对整批商品而言,很难划一条零星和整批的数量界限。商品批量大小与仓容利用程度的高低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储存批量小的商品,仓容利用程度较低,占用仓容较多。为了合理补偿这种较多的耗费和方便计算,可规定一个折吨起点,每批商品的吨数,应不低于规定的折吨起点。如0 . 3吨为折吨起点,每批商品结存量不足0 . 3吨时,一律按0 . 3吨计算;超过0 . 3吨按实际吨数计算。也可在0 . 3吨以上再加上一档0 . 5吨,则结存量超过0 . 3吨,不足0 . 5吨按0 . 5吨计算;超过0 . 5吨按实际吨数计算。

牢记要点
折算商品储存吨数的具体方法有:
合理选择测量对象
按规定的部位进行测量
按商品实际占用面积折吨
零星商品的折吨

实践练习
请您做下面的实践练习题。
1.商品每件折0.047吨,进仓分别为12件、10件、6件。其储存吨数如何计算2.某商品每件长0.62米,高0.45米,宽0.56米,毛重81千克,每件折储存吨多少
2.某商品每件长0.62米,高0.45米,宽0.56米,毛重81千克,每件折储存吨多少?

参考答案:
1.进仓12件折合为:0.047t×12=0.564t,因为结存量已超过0.5吨,其储存吨数按实际吨数0.564t计算。
进仓10件折合为:0.047t×10=0.470t,因其结存量超过0.3t,不足0.5t,其储存吨数就按0.5t计算。
进仓6件折合为:0.047t× 6= 0.282t,因其结存量不足0.3t,仍按0.3t计算。
2.每件体积:0.62m× 0.45m× 0.56m=0.156 24m3
按体积折吨;0.156 24t/2=0.078 12t
由于每件毛重0.081t大于0.078 12t,所以这种商品应按重量吨计算,每件折算成0.081t。

相关文章

库存调整作业流程图

库存调整作业流程图

            &nbs...

库房管理制度

一.库房是公司物资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各种物资周转储备的环节,同时担负着物资管理的多项业务职能。它的主要任务是:保管好库存物资,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确保安全,收发迅速,面向生产,服务...

原材料毛坯半成品仓库仓管员岗位职责

岗位名称:原材料、毛坯、半成品仓库仓库员 所在部门:物控部 直接上级:物控部部长 本职: 负责原材料/毛坯/半成品仓库进出物品的帐务处理和现场物品、使用工具及环境的管理。 职责与工作...

产成品入库流程

1. 当日成品生产结束,由车间外包班长和仓库程序员核对数量入库。 2. 依据外包入库记录托盘条码号和程序电脑记录进行数据核对,对于可能出现的重复扫码、空托盘入库、尾托盘数量一一核对。 3....

仓库管理的软环境因素

仓库管理的软环境因素

仓库管理的软环境是指仓库运作中使用的管理方式、工作程序、各种制度以及人员的沟通与配合、素质与表现等。这些内容是仓库管理的精髓,是工作控制的要点,作为物料部的主管应重点策划和控制。 所谓有效的仓库...

采购入库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采购部件的入库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入库效率,确保入库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应于采购的各类生产制造品的入库。 3. 职责 3.1 采购中心负责订单的下发及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